政府




–智慧政府的建设,是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的核动力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各地的建设热情日益高涨。截至目前,全国100%的副省级以上城市、76%以上的地级城市和32%的县级市,总计约有500座城市已经明确提出正在建设新型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智慧政府。关于智慧政府,我们认为,智慧政府就是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之上,借用技术手段,形成虚拟空间中的政府形态,完成实体政府要履行的职责。智慧政府具有判断能力、分析能力、选择能力、行动能力和自适应能力,同时具备道德判断与选择能力。智慧政府会形成自己的数据积累、信息积累、知识积累,会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例如,可持续发展观、公平正义观等。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Web2.0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兴和发展,政府事务也变得日益复杂。早在2012年,大家就提出了“电子政务2.0”的概念,阐述了政务信息化顺应趋势必将由原来注重建设的“生产时代”跨入注重高效应用的“消费时代”,逐渐向云化、智慧化、个性化转变的观点。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化发展,电子政务已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智慧政府。“政府信息化建设历经传统政府、数字政府、电子政务、移动政务等多个阶段后,虽已日趋成熟,但政府资源共享模式仍须完善,因信息化标准不统一等多种因素,政府信息资源仍散乱存放于各部门,信息孤岛依然存在,重复建设不时发生。

确实,科学的政府资源共享模式、统一的信息化标准,无疑有助于城市建设的管理者、设计方、方案提供商、承建方等对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建立统一的知识体系,并按照协调一致的要求开展各领域建设,保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更加规范、集约、有序。

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为避免缺乏“顶层设计”,各城市在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各自为政、信息孤岛、重复建设等问题,今年2018年6月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指南》(以下简称《设计指南》)国家标准,并将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

其中,在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方面,《设计指南》指出,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为民、便民、惠民”为导向。二是因城施策。依据城市战略定位、历史文化、资源禀赋、信息化基础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科学定位,合理配置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和设计。三是融合共享。以“实现数据融合、业务融合、技术融合,以及跨部门、跨系统、跨业务、跨层级、跨地域的协同管理和服务”为目标。四是协同发展。体现数据在城市群、中心城市以及周边县镇的汇聚和辐射应用,建立城市管理、产业发展、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多方面系统发展体系。

在创新驱动方面,《设计指南》提出,应体现新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体现智慧城市与创新创业之间的有机结合,将智慧城市作为创新驱动的重要载体,推动统筹机制、管理机制、运营机制、信息技术创新。此外,《设计指南》还在多元参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基本原则。

除了在国家层面出台顶层设计指导方案和多省区市纷纷加快智慧政府建设,更好打造智慧城市之外,从事智慧政府的相关研发公司也在做着努力。经过多年的积累发展,在构建虚拟政府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在集约化设计方面采用底层一体化设计思想,在业务个性化设计方面采用协同进化理论,以数据为中心、以“软件即服务”模式为主导的“互联网+政务云服务”平台。

关于创新,打造智慧政府应注重模式创新,在此方面,主要有几大创新。
一是从顶层设计到统一建设依托于软件和互联网的智慧政府云应用软件应用服务(SaaS)平台。采用一对多的软件交付模式,即一套软件多个用户使用,实现个性化应用、数据隔离等需求,丰富、便利、高品质的云服务使得管理信息化向着云端发展。

从系统到数据服务方面,数据时代数据产生的价值越来越大,其中政府部门掌握的大数据,关系国计民生,具有更高价值密度。在总结多年政务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应该说现有的电子政务系统功能已不能满足于具体的数据服务,对政府数据的规划、治理、监控等服务需求已呈爆炸性增长。而此次的研发成果则可以提供组件化、可扩展的数据规划、数据治理、数据监控和数据服务。

最后,从内部逻辑到全面考虑系统内外关联方面的改善将助力传统政务信息建设机制的升级,从而打造智慧政府新格局。